首页 娄底新闻 娄底时政

发展岂能垫“底” 娄底要冲“楼”上

2017-01-09 20:46 新华社 段羡菊 史卫燕

2012年,记者曾到娄底,就城区“大班额”情况以及娄底的宏观发展作了一些了解。沪昆高铁的拉通给娄底带来什么?娄底的发展有什么新动向?时隔四年之后,记者最近重访这个湖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

致力后发赶超,娄底发展有不甘落后的精气神

娄底面积占全省3.8%,是全省行政管辖面积较小的市州,1999年撤地设市。不论是面积、经济基础,娄底都可谓湖南14个市州当中的“后生”。但如果论对发展的追求,对后发赶超的渴望,娄底却又是地方阵营中的“急先锋”,令长期关注地方发展的记者印象深刻。

建市以来,不管宏观形势如何变化,娄底市历届班子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始终没有少过“后发赶超”四个字。2003年为“与时俱进,后发赶超”,2006年为“励精图治,后发赶超”,2011年为“科学发展,加速赶超”,2016年,又着重提出“加速转型,奋力赶超”。像娄底这样,多年以来矢志如一,明确提出“后发赶超”,在全省地市州当中是绝无仅有。2000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国内不少市、县也曾提出地方发展的“赶超”战略”,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外部环境波动增大,各种发展要素制约增多,“赶超”战略也就悄悄收兵。相比之下,娄底与众不同。

“后发赶超”的战略坚持,既显现了娄底勇于“赶超”的自强精神,又折射了娄底对还处于“后发”位置的忧患意识。2016年,回顾过去五年发展,在总结成绩、经验的同时,娄底没有回避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增速在全省排名靠后;二是传统产业动力不足,新兴产业比重偏小,支撑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产业集中度不高,去产能、去库存、调结构的难度很大;三是城市发展空间比较狭窄,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小康娄底建设、脱贫攻坚的任务很重;四是金融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的隐患还较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大;五是一些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能力素质难以适应新常态新形势的需要,廉政勤政和效能建设亟待加强,等等。

难能可贵的是,2016年,当整体经济形势面临多重因素制约时,“娄底速度”得以保持。与2015年纵比,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总收入增幅均超过10%,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5%。与市州横比,1-11月娄底GDP增速在全省排位比2015年同期前移2个位置;规模工业增速排位比2015年同期前移7个位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位比2015年同期前移8个位置;财政总收入增速排位比2015年同期前移6个位置;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排位比2015年同期前移11个位置;社会消费零售品总额增速排位比2015年同期前移10个位置。

“娄底速度”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指标的增长,也体现在政府服务效率的提高。很多新办企业进驻娄底后,可以直接进驻使用已建好的标准厂房,劳动力供应也得到政府的支持,从而实现了尽快投产,尽快收益。总部设在深圳的湖南三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娄底投产的速度,大幅超越了预期。这家公司车间负责人魏义君说:“很多需要协调的事情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这样的速度,我们原来在深圳都是难以想象的,可以说‘娄底速度’超越了‘深圳速度’。”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的外籍人士反映,这样的项目,如果在国外,少不了三年,而在娄底,一年多时间就投产。反映在娄底办厂开工迅捷的企业,在记者的走访中比比皆是。

后发赶超不应是经济发展的单兵突进,单兵突进的后发赶超也缺乏后劲。2012年底,记者在娄底走访时,当地提出了“六个四年行动计划”,把“十二五”的五年计划争取“四年”完成。2016年,娄底把发展的预期“加速度”又加以提升,提出了“七个三年行动计划”,“跳起来摘桃子”,力争用三年的时间把“十三五”五年的事情干完。这七个方面不仅包括工业提振,也包括城区提质扩容、天蓝水净地绿等,意在让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让民生受惠。

娄底城区一度学生“大班额”比比皆是,在市州当中极为突出,就是民生事业跟不上城市发展的典型反映。经过近年来强力“还帐”,全市新增学位6.5万个,建成农村合格学校994所,问题得到了缓解。解决民生“欠帐”,要财力,要敢于打破利益格局,娄底任重道远。

“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具有均等化、方便性,包括居民能否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学校教育、养老保障、文化娱乐、交通出行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水平,过去几年我们在化解大班额上花了大的力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同时也希望在医疗、交通等方面加强投入,让城市市民享受更多的改革红利。”

一位娄底网友为娄底“建设山水相融、宜居宜业、众人向往的现代化城市”的城市发展思路点赞,也为如何落实提出主意,一时在网络论坛上引得众多关心娄底发展的人纷纷出谋划策。

产、城项目众多,娄底发展有东西可看

到有的地方去了解发展,听到情况多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即使到现场去走访一些企业、项目建设,总是那么几张熟悉的老面孔,旧瓶也没有装上新酒。本次走访娄底,一个较为强烈的感受,就是老面孔有新表情,新面孔有新气象,娄底可“看”的地方很多,透露出强劲的增长信号。

生产车间完全密闭,温度、湿度、空间控制严苛,工作人员身着白色工作服控制电脑,俨然一座物理实验室。这是记者在湖南三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景象,工厂负责人介绍,为保证电池的高质量生产,电池生产车间要求非常高,企业的车间环境为国内顶级水平。“工厂是2016年6月中旬开始建设的,2016年9月26日就完成了整个车间改造,投入试产。”

近年来,娄底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的主动力,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大比拼”,千方百计引大项目,上大项目。特别是注重发展实体产业项目,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着力培育100户以上支撑财力持续增长的高成长性企业和纳税大户。

以三迅公司为例,该公司掌握国内顶尖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核心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到100亿元,年税收贡献达3.5亿元。而三讯公司所在的娄底市经开区,2016年在建项目达109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比2015年增加15个,项目开工率、投资率、竣工率在全省产业园区位居前列。

“我们做的其实是‘钢板上绣花’的工作,把一块块笨重的钢材变成对强度、韧性、厚薄要求非常高的汽车板。”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焦国华告诉记者。这家企业由湖南华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与世界第一大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合资建设,是湖南省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

记者在车间采访时看到,经过高达8层楼高的处理设备有条不紊地自动化加工,满是毛刺的粗糙钢板(专业名为热轧基板)最后变成了子弹穿不过、可作为潜艇外壳的高强度汽车板。使用这种汽车板,汽车车身可以减轻重量,对于减少汽油使用,减少空气污染,乃至减少雾霾,都可以发挥作用。这家企业的汽车板技术,目前居国内一流,企业员工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从2011年到到2015年,娄底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相继迈上千亿台阶,分别达到1291.38亿元、1108.39亿元,年均增长10.2%、2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收入分别达到95.37亿元、59.92亿元,年均增长11.1%、14.8%。据介绍,娄底的“排行榜”目标是力争稳定在14个市州当中的第二阵营,并争取位置能够前移。娄底人士认为,经济发展势头类似‘自行车经济’,转型的同时必须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才不会“倒下”,这就要求主动作为,保持发展惯性。

借力比较优势,娄底发展有想象空间

近年来,在省会长沙之外,娄底或许是其他13个市州交通条件改善最为迅猛的一个市州,这为娄底的发展,为娄底实施赶超战略,提供了天时、地利。

目前,沪昆高速等在娄底境内构建了“井”字型高速公路网,洛湛铁路等构建了“米”字型铁路网,沪昆高铁、呼南高铁将构建“十”字型高铁网。很多娄底人到长沙通勤,纷纷选择便利的高铁,他们说,如果开车,不但多费时间,就连路桥费也超过了高铁的车票费。

据介绍,娄底还争取支持,正在摸索开通长沙至娄底、娄底至紫鹊界的低空航线试飞。届时,娄底市有望成为全省除长沙外第一个开通低空旅游的城市。如果低空航线开通,计划从娄底出发半小时可到长沙、2小时可到武汉、3小时可到广州、5小时内可达全国50%以上的大中城市。创新思路,利用城区废弃铁路建设轻轨项目也正在谋划之中。

交通网络完善使娄底区位优势凸显,有力地支撑了招商引资。从娄底市了解到,一些企业在衡量选择投资之地时,凡有高铁的地方,在给予评分时“直接加50分”。记者走访的由中国供销新合作集团投资的湘中国际物流园,就充分借助了娄底综合交通优势。2016年,娄底在谋划自己的区域发展定位中,明确为建设“四个载体”。其中两个为打造大长沙拓展区,建设沪昆高铁经济带重要支点城市,这两个载体设想的提出都与高铁的拉通直接呼应。

沪昆高铁为娄底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如何科学合理地依托这一贯通中国东中西的黄金交通要道,来布局产业带,推进城镇化,发展旅游产业,娄底正在思考,正在探索。

相比其他一些市州,娄底还有一个潜在的比较优势,那就是“娄商”。地理偏僻,近代以来却人才辈出;人口密集,山林多而田土资源匮乏。这两个突出的特点,使得娄底人思想观念活跃,逼得娄底人走天下、谋经商。在自古以来崇尚耕、读,淡看商、贾的湖南,娄底人的商业能力和市场意识,独树一帜。以涟商为核心,以著名实业家彭立珊、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等为代表,娄商人数众多,家乡情结浓厚,成为湘商当中的一个耀眼群体。

抓住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娄底不失时机地推出“娄商返娄”战略,邀请娄底籍企业家回家乡投资兴业,“回归经济”方兴未艾。2016年4月1日,娄底在长沙举行了娄商兴娄座谈会,表示要营造“亲”“清”的政商关系,为娄商回娄提升平台与环境。记者走访的湖南三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即是娄底人。

全国铺开的“去产能”行动,也为娄底的资源性产业拓展市场、提升经济效益带来“利好”。娄底是湖南煤矿最多的市州,已经关闭整合煤矿425家,压减煤炭产能870余万吨。未来两年,准备再关闭落后煤矿产能180万吨,全市只保留80家左右煤矿。全市80多家小锑矿、小冶炼厂,也已被整合成8家。

在推动钢铁、有色、能源、建材、化工、电子信息、轻工等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同时,娄底正大力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生态环保、新能源、住宅产业化等新兴产业。

张女士及其先生2015年考入娄底工作,孩子随后也很顺利地进入一所不错的小学读书,这让她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她告诉记者:“娄底的竞聘选拔较为公正透明,对人才有吸引力。我们来了之后,发现娄底早已不是原来印象中的娄底了,房价不高,绿化很好,教育资源不算紧张,最便利的就是市区还有高铁,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湘中湘中,不能老“居中”;娄底娄底,不能老“垫底”——记者在娄底走访当中,经常能够听到富有娄底特色的期许“顺口溜”。交通在改善,产业在升级,地理区位在改变,地方发展的格局也在重新洗牌。娄底未来五年的发展,当拭目以待。 (新华社记者 段羡菊  史卫燕)

(原载新华通讯社《湖南领导专供》 2017年1月9日  第2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