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娄底新闻 > 部门动态

“农友杯”娄底市第四届农机技能大比武在双峰举行

2023-07-14 22:22 娄底新闻网 袁润秋 康辉 彭礼辉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娄底新闻网讯(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润秋 通讯员 康辉 彭礼辉)三夏时节,遍地鎏金。7月14日,娄底市第四届农机技能大比武在双峰县印塘乡利红农机专业合作社的1000亩优质水稻种植示范基地举行,来自娄底的21名农机专业能手在这里进行“水稻机收”和“水田机耕”两个项目的激烈角逐,比拼“真功夫”。

微信图片_20230714215550

(7月14日,娄底市第四届农机技能大比武在双峰县印塘乡举行)

微信图片_20230714215601

(领导嘉宾现场观赛)

本次比武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畜牧水产和农机事务中心主办,双峰县农机事务中心承办。省农机事务中心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治华出席并讲话,市畜牧水产和农机事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邱胜平出席,市人社局二级调研员舒开仲宣布比赛开始,双峰县副县长刘群群致辞。

“娄底农机系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为加速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新的动能,实现了新的突破,为全社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现代版‘农机工匠’,创造了优秀典范,为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树立了新的标杆。”张治华表示,农机化事业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省上下要凝心聚力、勇毅前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微信图片_20230714220244

(水稻机收比赛现场)

微信图片_20230714215553

(水稻机收比赛现场)

微信图片_20230714220031

(裁判正在检查水稻机收减损情况)

本次比武设“水稻机收”和“水田机耕”技能大比武两项内容,旨在通过比武,做好比武与机手培训、新型机具推广应用的有效衔接,展示娄底农机技能人才风采,全方位宣传娄底农业机械化成果,全面推进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经过激烈角逐,双峰山口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手彭林获得“水稻机收”技能比武一等奖;新化县同富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手邹铁宗获得“水田机耕”技能项目一等奖。

“本次比武活动立足生产、突出实战,凸显‘小农机’解决丘陵山区耕种收‘大问题’,是切实抓好全市粮食生产、建立健全丘陵山区高效适用农机研发推广应用的有效措施,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全市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意义重大。”邱胜平表示,娄底农机系统要以此次比武活动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拓宽思路,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农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微信图片_20230714220358

(水田机耕比赛现场)

微信图片_20230714220310

(水田机耕比赛现场)

“这机器轻巧灵便,效率与人工作业15个人左右相当,每亩油耗是10块钱一亩。”参赛选手王修先对记者说。据了解,本次比赛采用的是湖南农友机械集团最新研发生产,主要针对丘陵山区作业的小型农机,分别为履带自走式1GZL-230B旋耕机、履带自走式4LZ-1.6全喂入收割机,在有效减轻对土壤的压紧程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机具稳定性、耗能及现有农田泥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突破性改进。

据了解,双峰县地处湘中丘陵腹地,人均耕地面积少,受自然条件限制,长期以来农业耕作面临“牛进得去,铁牛进不去”,农机“下田难”“作业难”的窘况。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娄底农机产业抢抓政策机遇,加紧转型,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围绕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和制造,致力于打造全国丘陵山区智慧农机研发和制造高地,涌现出一批研发和制造适宜丘陵山区耕作的小农机企业,为山地丘陵及经济作物小型农业机械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乡村振兴,农机先行,农业机械化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和基础支撑。近年来,娄底紧紧围绕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转型升级这根主线,加快推进农机化服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娄底全市农机保有量11万台(套),现有农机合作社326家,规模以上农机生产企业89家,农机从业人员4.6万,机械化作业正逐步成为农业作业主流。

责任编辑:袁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