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新化县农业产业化实践取得显著成果,深刻认识到“龙头企业”是扎实推进县域乡村全面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进步力量。特别在要素集聚、产业融合、创新驱动及品牌打造等方面不断深化探索,形成了创新链驱动、利益链联结、品牌链整合、要素链保障的互融互助局面。
——构建“创新链”驱动机制。即建立更紧密的“政府+企业+高校”协同体系。自2021年5月始,为把紫鹊界贡米产业做大做强与可持续发展,先后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科院、中国杂优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携手,成立“新化县紫鹊界贡米产业研究院”,参与研发人员超20人。在水车镇紫鹊界建立科研基地,对紫鹊界贡米品种开展提纯复壮和种质资源保护,配合起草紫鹊界贡米种植与加工标准,联合湖南中医药大学开发出两款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黄精贡米”“黄精贡米九珍粉”新产品。该成果不仅开启紫鹊界贡米“药食同源”健康产业新方向,也为传统贡米赋予科技升级新价值。通过推广运用现代“产学研”模式,让引领特色农业、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发展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推进农业企业科技成果高效率转化的积极力量。
——构建“利益链”联结机制。近年来,新化县依托“湖南紫鹊界国梁米业有限公司”,以其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组建起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由龙头企业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合作社组织生产,农户参与,形成利益共同体,保障原料品质和农民收益。 建立产业集群:紫鹊界贡米企业之家以生产、技术与市场合作为抓手,吸引和培育下游食品加工、包装、物流、文旅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还联合若干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形成以服务和收益为纽带的立体化经营联盟,以此实现规模经济与降低运营成本。重塑农业产业链,当前已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构建“品牌链”整合机制。新化县紫鹊界贡米产业的发展,没有走普通大米规模化、低价格的老路。坚持 “品牌化、精品化、融合化” 发展方向,以文化为核心,以品质为基石,以科技、文旅为两翼。紧紧围绕“保品质、树品牌、兴产业、富百姓”的核心目标,不断求索,坚持古法种植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保护梯田生态系统原生性与土壤活性;把大自然馈赠与先贤智慧,转化为经济社会价值,实现乡村振兴与文化遗产保护双赢,带动2000余个农户超10000人和45家合作社共同富裕,“紫鹊界贡米”已成新化乡村振兴公共品牌,并从地方特产跃升为中国高端大米标杆和“中国高端礼品米”与“体验式农业文化遗产活样本”,打造出“北五常南紫鹊”产业格局。
——构建“要素链”保障机制。新化县通过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系,重点打造出集智能生产、数据协同、质量追溯于一体的数字化生产线。强调在智能化领先全省、生产效能行业一流目标,构建覆盖加工全流程的智能管理系统,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大米加工数字化标杆,推动传统粮食加工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按照紫鹊界贡米产业目标定位、功能需求、业务辐射及全国范围总体销售布局,果断淘汰原有大米加工生产线,引进全流程自动化、数字化年产10万吨大米生产线,使其产能居全省前20名。
“走向未来,紫鹊界贡米产业仍需在突出机制完善、深化制度创新、注重设施建设、培育公用品牌方面继续砥砺,并制定出企业更加系统发展规划、更加便捷高效流通体系,更加标准互认与资质互通,最终实现提升紫鹊界贡米产业整体实力目标。”湖南国梁米业董事长李国梁表示。
据悉,湖南国梁米业系农产品地理标志“紫鹊界贡米”标准起草与重要用标单位。注有“秦人瑶”“紫鹊界”商标,获授2项发明专利及11项实用新型专利,2022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获准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综合产值超10000万元。(杨建长)
一审:谭洲伟
二审:王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谭洲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