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市新闻 > 新化县

岁月无悔桥为证

2022-01-27 09:44 娄底新闻网 贺杨依依 贺朝新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新化县圳上镇曙光村丁字岩组,看到施工人员正在给丁字岩公路桥浇筑钢筋混凝土,大桥主体工程接近完成。大家说起修建这座大桥的来龙去脉,有吉庆、圳上两镇党委政府和县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也有79岁残疾老人陈顶怡多年的执着和奉献。

陈顶怡是曙光村村民,他和妻子在家靠务农为生,由于长期劳累,积劳成疾。2004年初,他经深圳某医院诊断,发现股骨头严重坏死,不得不花钱动了手术。从此以后,他依靠拄着两根拐杖行走。在记者采访时,他拿起底磨穿后又加固了5次的拐杖给记者看,这两根拐杖见证了他为三座桥奔波的历程。

三村百姓盼修桥 他奔走申请立项

油溪河吴家下渡口位于圳上镇曙光村、吉庆镇朝晖村和白溪镇坪溪村的交界处,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新化通往安化的咽喉要道之一。过去,渡口两岸的乡亲们依靠架在河上的一座简易木桥过河,自从铁山坝水电站蓄水发电后,木桥被水淹没,两岸百姓就集资造了一艘渡船,雇用船工摆渡过河。可一旦遭遇大雨天气,河里波涛汹涌,乘船过河险象环生。20年前,这艘渡船也由于年久失修,无法继续使用,三村百姓迫切希望在此地修建一座连接两岸的桥梁。当地村民陈顶怡、王福仁、鄢自继和陈远湘等人自发倡议修桥,他们的提议得到了三个村的大力支持。于是,陈顶怡老人的修桥梦就这样开始了。

说起吴家下修桥的事,要追溯到2006年。那年陈顶怡和几位村民去油溪河畔的吴家下渡口附近察看地形,商量着如何在此处修桥,方便两岸人民往来。后来村里的一些老同志、老干部聚集在一起,正式开会讨论修桥事宜,并自发成立由9人组成的吴家下修桥筹备委员会。夏天,陈顶怡拄着拐杖到长沙,找时任省扶贫办主任邱放杰讲述当地情况和村民迫切修桥的愿望,希望得到省扶贫办的大力支持。邱放杰告诉他,修桥的事情归口交通部门管理,要通过县政府立项上报才能进行。他让陈顶怡先回村里写好报告,再逐级上报,争取早日立项。

陈顶怡回村后组织大家准备材料,向各方发出倡议。其间,他四进长沙,三上娄底,六去县城,请求在外工作的家乡人捐款支援,申请修桥立项。2007年7月,由吉庆、圳上、白溪三镇的人大代表联名,向县人大提出议案,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最终,在三镇党委、政府和新闻单位的关注下,吴家下公路桥终于经交通部门批准立项。当时,由于交通部门专项资金有限,陈顶怡久拄着拐杖,四处募集资金。后来经曙光、坪溪、朝晖三个村共同努力,自筹资金12万元全部到位。

不辞辛劳,他义务监督修桥质量

2007年中秋节,陈顶怡本该在家里热热闹闹过节,可他心里依然挂念着修桥,一大早出门去往相邻的半山村。直到天色已晚,一位好心的村民骑摩托车送他回家,在经过一处公路建设工地时,由于路上没有警示标识,加上车速过快,他们两个随车翻倒在地上,陈顶怡脑部多处受伤。施工人员发现后,马上把他送到医院治疗,当时他血流满面,伤势很重。说到这件往事,他面带笑容用长满老茧的左手,指着额头上一处明显的伤疤,对记者说这就是当时留下的伤痕,医治了两个多月才好。

经过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后,家里人反对陈顶怡再操心修桥的事情。他们认为他行动不便,年纪又大,应当在家里享福;他不是村干部,修不修桥,也不关他的事。他本人却坚持要把桥修好了才放心。看到他如此坚决的态度和随后认真负责的“工作”,家人不再反对,慢慢地转向了理解和支持。他对记者说,当时就想着桥没有修成,死不瞑目。

2008年9月22日,吴家下公路桥正式开工兴建。在大桥建设过程中,热心的陈顶怡担任义务质量监督员。发现用来建桥的水泥型号不合格,就立即向县交通部门领导汇报,让桥梁的承包建设商不得不更换了专用于桥梁建设的水泥。在施工过程中,他发现承包商并没有按照设计方案,使用钢筋加固桥身,他再次汇报情况,硬是要承包商在给大桥浇灌混凝土前加布了钢筋。对于大桥质量的检验,陈顶怡细微到了每一处。为了检验用于建桥的石块硬度是否合格,他以最原始的办法,用牙齿去咬石头,从中发现石料硬度不够。在交通部门直接干预下,最后承包商改变了态度,全部采用合格的石料,保证了大桥的质量和安全。

2009年7月,大桥竣工并投入使用,从此沿河两岸村民往来便利,为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了有利条件,村民无不感谢陈顶怡等人为修桥付出的艰辛努力。

带着邻里乡亲的嘱托,他再次奔走修桥

吴家下公路桥修成后,与此相距约3公里的丁字岩渡口附近的村民也想修桥,他们派代表找到陈顶怡,希望他助一臂之力。面对邻里乡亲的请求和无法拒绝的眼神,陈顶怡动心也动情了,决定“厚着脸皮”再次出征。

有了第一次修桥的经验和教训,陈顶怡撰写修桥申请报告,先后找吉庆镇、圳上镇政府领导和附近各村委会签字盖章,自己亲自或委托他人将修桥报告送到上级交通部门和县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手中,还不时给他们打电话,咨询丁字岩公路桥是否可以立项?准备何时开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丁字岩公路桥于2017年7月开工。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多次洪水的影响,再加上修桥地段地质构造复杂,实际所需资金超出了原来的预算,大桥建设一波三折,进展缓慢。为此,陈顶怡经常拄着双拐到建设工地察看,或打电话给大桥承包建设者胡大林了解工程进展情况。

在圳上镇半山片境内,原有一条3.5米宽的村级公路连接曙光、半山、懂易、江下、徐家、东升、坪云等村,与安化县乐安镇团云、团红等村公路相通,可就近直达乐安镇、梅城镇。近年来部分路段因受悬崖峭壁所限,无法加宽,遇上村民赶集或车辆多的时候,就无法正常通行。特别是春节、清明节,回乡过年或祭祖扫墓的人员增多,一旦遇上堵车,就水泄不通,村民怨声载道。

随着吉庆镇八十亭至龙井村标准硬化路竣工通车,陈顶怡意识到如果在张家坝地段的油溪河上再修一座公路桥,修通龙井村至东升村的公路(大约3公里),那么就可以拉近油溪乡至安化县乐安镇的距离至少10公里,还可以解决曙光村至徐家公路的车辆拥堵问题。心动不如行动,他第三次提笔写下建议修路修桥的报告。(记者 贺杨依依 贺朝新)

责任编辑: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