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市新闻 > 新化县

杨梅节里杨梅情

2014-06-18 10:38 新化新闻网 周志应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新化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志应)6月14日这天,资江沿河风光带(新化二大桥下)显得格外热闹,一大早就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因为以“家乡味,旅游缘,梅山情”为主题的新化首届杨梅节在这里正式启动。

偌大的广场,中间搭起了气派的舞台。周边各种梅山特色小吃摊依次摆开,品种丰富,充满诱惑力。其中最显眼的要算杨梅一条“街”了,一篮篮精致的新鲜杨梅整齐地摆在摊主面前,有来自毛家垅杨梅基地的、有来自西江湾杨梅基地的……其它一些基地的也正陆续赶来加入,令人目不暇接,场面蔚为大观。摊主一边热情地招呼路过的客人免费品尝,一边详细地介绍着基地的情况。我挑了一粒又大又熟的东魁送入口中,真是味道鲜美,品质纯正,令人口中生津,胃口大开。一同事半真半笑地说,要是能吃上一大碗那才叫过瘾啦!一摊主马上微笑接过话茬,过下随我去杨梅基地一起采摘,让你免费吃过够,如何?摊主们勤劳纯朴,又热情似火,让我们深受感动。确实,摊主们大老远赶来,把自家最好的杨梅展现在我们面前,就是要让客人们免费品尝的,同时也让客人们一起分享他们丰收的喜悦,一起过节日!

新化首届杨梅节得到了娄底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由新化县委、县政府主办,县委宣传部、县移民局、县旅游局承办,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各新闻媒体、外商代表、单位代表及各界群众。启动仪式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劲柳主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姜世星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县长邓光吕宣布新化首届杨梅节正式启动。随后各种优秀文艺节目、进杨梅基地采摘等活动陆续上演和展开。

吃水不忘挖井人。让时光上溯到八年前,新化库区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在全省、全市的移民系统产业开发现场会上,新化拿不出几个象样的拳头产品和产业基地,典型发言更没有新化的份。针对这种现状,县移民局党组审时度势,通过认真调研,提出了“基础设施带动,产业开发推动,‘智力移民’促动”的库区发展战略,把产业开发做为重头戏来抓,为移民打开了脱贫致富的另一扇门。由于决策科学,措施得力,特别是移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化库区产业强劲发展,产业大户象雨后春笋,方兴未艾,规模效益日益凸显。目前库区已形成杨梅、网箱养鱼、有机茶叶、大棚蔬菜、养猪等几个主导产业。尤其是杨梅产业更是发展迅猛,至2014年已突破5万亩。新化成了湘中乃至全省的杨梅大县,得到了省移民局、娄底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娄底市人民政府把新化的杨梅产业列为市重管项目,给予重点扶持。

6月3日,应西江湾杨梅基地申焕兴老板的多次邀请,我和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的两位同志欣然前往,走进基地,只见满山杨梅青翠欲滴,累累硕果挂满枝头,丰收前景在望,煞是喜人!申老板夫妇在基地热情接待了我们,摘了一些早熟的碳梅让我们尝鲜。谈话中,申老板一方面感谢县移民局的大力扶持,一方面也对杨梅的丰收充满了喜和忧。喜的是天道酬勤,付出的心血终于有了回报,杨梅基地开始大量投产;忧的是杨梅的价格和销售问题。要知道,象申老板这样的基地在新化库区还有很多。我想不用再调查,其它基地的老板也应该是同样的心理。最后,申老板再三要求我们把他的意见带回给县移民局的孙正海局长:要求县移民局继续扶持,加强对杨梅储藏、流通、加工等环节的服务。

其实,县移民局党组早就考虑到了杨梅大户的这种忧虑,决定从2015年开始,不再新发展杨梅基地。着重要巩固培管好现有的杨梅基地,搞好流通、加工等环节的服务,为杨梅大户解除后顾之忧。尽管今年库区杨梅大丰收,为了切实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孙正海局长已在大会小会上再三强调,一方面单位不会组织向干部职工发放杨梅,更重要的是严格要求党员干部不要扰民,更不要向杨梅户索拿卡要。还是要想移民之所想,急移民之所急,帮移民之所需,群策群力,认真为库区种养大户搞好服务,使移民真正能从产业发展中受益。

我们在掐算着、憧憬着,等新化杨梅节举办到第五届、六届的时候,库区5万亩杨梅全部投产挂果了,那时又是一番多么诱人的风景啊!(编辑/姜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