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发组织的广场舞交流汇演活动)

(经过编排、有队型的广场舞更好看)

(活泼快乐才是广场舞)

(广场舞融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不受场地、舞种等限制,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娄底新闻网讯(记者 李响炮)“山绿起来,人富起来,面朝大海中国春暖花开……”4月28日下午,双峰县蔡和森广场内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一曲优美的《美丽中国》在广场雕塑下准时响起,80多位“大妈”身着舞蹈裙,踩着动感的音乐节拍,轻舒长衫,挥动绸扇,翩翩起舞,在奔放的节奏中释放着自由的热力,以俊朗挺拔的身姿,演绎舞蹈的潇洒。
这是双峰城区一支广场舞队的自发表演,没有舞台,只有简单的音响组合,然而就是这支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大妈们”,吸引了数百名群众前来观看。她们在倾情的舞蹈中展示了魅力和青春的活力,以喜庆热烈的舞蹈向人们诠释了超越年龄的美丽内涵。表演现场,演员们精彩的表演不时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大家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拍照,拿着DV录像,将精彩的瞬间记录下来。
今年63岁的廖赛娥,既是这支广场舞队的创始人之一又是老师,在双峰县城北一带,颇有些“远近闻名”的意味。2年前,她离开夕阳红艺术团,和附近邻居、小区住户跳起了广场舞,由于她是从双峰县文化馆戏曲专干岗位退休,有着丰富的音乐舞蹈基础,她利用空闲时间在网上学习广场舞视频教程,第二天再教同伴们学习,很快舞蹈队里人人喊她“廖老师”,隔三差五就有慕名而来的加入者。
“刚开始还不到20人,现在每天晚上基本上都会有80余人,非常稳定”。为方便联系,广场舞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目前群里面有90多个人。“只要我在微信群里发一个信息:明天教新舞,请大家作好准备!第二天就会没有一个人缺席。”
“退休以后的生活,我不想只是在菜市场和家里两点一线之间,我应该还要做点什么,要让自己变得更精彩。”廖赛娥把这支广场舞队取名为“快乐广场舞队”,“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成为这支舞队的主题。廖赛娥说,曾经只追求“吃饱穿暖”的这一辈人,如今对精神生活有更为强烈的需求,作为一种公共文化活动,“广场舞”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身体各部位协调能力,有利于身心健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社交途径,“没有广场舞,她们的业余生活或将褪去色彩”。
“广场舞虽然风靡全国,但在双峰有自己的特色”,双峰县文化馆馆长谭剑川告诉记者,如今,双峰县每个镇、每个村、每个街道社区都有自发形成的广场舞队,每天都有稳定的人员练习,遍及全县城乡的比赛已经搞了4年,每次都有数百支队伍参加,目前已成为双峰县欢乐潇湘文化活动的内容之一。
双峰县地处湘中腹地,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文昌盛,英才辈出。三国蜀相蒋琬、元朝大学士散曲家冯子振、明代大理寺右评事贺宗、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晚清外交家曾红泽、辛亥革命先驱禹之谟、中共早期领导人蔡和森、著名妇女领袖蔡畅、新中国第一枚火箭研制功臣钟林、著名化学家曾昭抡、全国著名山鸟画大师王憨山、著名版画家曾景初、“湘竹”第一人曾彩初等均出生在双峰这块神奇的沃土。“名人故里”、“女杰之乡”、“院士之乡”、“中国辣酱第一县”、“中国民间文化(书画)艺术之乡”等成了其亮丽的一张张名片。
近年来,双峰县委县政府提出并实施了“文化兴县”、“文化强县”等一系列决策,全县群众文艺活动风生水起,有力地推动了双峰县群众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了全县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