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新闻网双峰讯(通讯员 邓锦庆 阳晓群 徐翔)5月4日,双峰县三塘铺镇种粮大户王永年正在他最近承包流转东合村的一丘秧田里撒种谷,路过田边的该镇大马冲群工站主任李寿延问他:“老王,你怎么这时候还在播种谷呢!?”王永年回答:“李主任,这垅里的45亩抛荒田是我早前承包流转的,因错过插早稻的时机,只好改种一季稻,故所以才将种谷下泥。这是我今年来承包流转145亩稻田的一部份,我去年承包流转了300亩抛荒田,为抢季节我花钱买了5台农机,从稻田翻耕、插秧、收割都是机械化,见机械还闲着,加上党的政策好,粮价年年涨,种田有奔头,所以我今年又承包了100多亩抛荒田种粮。”据双峰县农业局介绍,像王永年这样的农机户争当种粮大户的就有813户,承包流转抛荒田达5.7万亩。
双峰县是产粮大县,又是劳务输出大县,已连续10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为严格控制耕地抛荒,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生产重中之重,先后推出一系列惠农措施,对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种粮大户予以奖励,并全方位提供技术服务,建立以县农技推广中心为龙头,乡镇农技站为前沿,乡镇农技员为支撑的三级农技推广体系,请高级农艺师讲课培训300名全科农技员,下乡入村开设“田间课堂”,传授种粮技术,培训5000名科技示范户,以点促面。同时将粮食生产发展和奖励基金由去年的2000万元,提高到8500万元。全力推进机耕、机育、机插、机防、机收、机烧的机械化,扶持近千个农机户,县农机局积极配合,组织50多名农技术人员分成6个技术组,骑摩托带易损配件深入全县农村开展技术指导和农机维修。
这一系列惠农励农举措,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热情,该县三塘铺镇朝阳村村民朱常娥与13户村民组建粮食专业合作社,筹资购回6台农机,在去年承包流转300亩抛荒田,获得了除去成本每亩纯赚500元的效益后,今年又跨村承包了200亩抛荒田插上了早稻,成了承包流转500亩稻田种粮的合作社。(编辑/姜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