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市新闻 > 娄星区

抗疫一线“志愿红”

2022-12-08 09:22 娄底新闻网 康承贵 邹国栋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抗疫一线“志愿红” 

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康承贵 通讯员 邹国栋

“我每天早晨6点起床,早餐后就来到核酸采样点执勤,等居民采样完后才撤回。我已经在这里连续执勤4天了。”12月4日,娄星区长青街道甘子冲社区华达西门核酸采样点,阳妍身穿红色外套、戴着口罩站在冷风中维持核酸采样秩序。

阳妍是娄星区城管局的一名年轻志愿者,今年刚参加工作就来到抗疫一线,与该局的36名志愿者一道执勤。

在乐坪街道、花山街道、大科街道、黄泥塘街道等地,像阳妍一样的志愿者有1万多人,他们冒着刺骨寒风上门送菜、环境消杀……为社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道防线,为居民生活提供可靠保障。

“湖南好人”坚守一线8天

12月5日是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天冷风寒,彭飞燕已在抗疫一线奋战了8天。

彭飞燕是长青街道小花社区居民,2008年开始坚持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参加志愿活动1000多场,2019年5月被评为“湖南好人”,成为娄星区的志愿服务品牌代表。

自疫情发生后,彭飞燕白天带领志愿者参加社区核酸检测工作,晚上在隔离酒店蹲点值班(每天两人倒班,12小时制),对酒店外围的交通和防疫通道进行管控维稳,空闲时间就自发在民生医院核酸检测点开展防疫知识宣传及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还利用自己是心理咨询和防疫志愿者的身份,在网上对有需要的人开展心理疏导、安抚焦虑情绪。

她说:“每次穿上防护服就是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天热的时候,几小时下来衣服头发都是湿的,现在气温下降,几小时下来手脚冻僵了,一个耳廓也被冻坏了。即便如此,我依然坚持,只要有时间就到一线协助工作。”

娄星区自2019年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下设38支分队、11支大队和204支中队。各乡镇(街道)均建立志愿服务品牌,如“乐坪乐”“长青藤”“花开花山”“大道”“福满黄泥塘”“石心实意”等,深受群众好评。

给“老姐姐”送菜上门

12月2日一大早, 娄星区长青街道关家社区志愿者李艳波拎着两大筐菜,冒着凛冽的寒风,急匆匆地向一位76岁的“老姐姐”家走去。菜有瘦肉、西兰花、芹菜、西红杮、鸡蛋、菜芯、辣椒等。李艳波说,这些菜富含维生素,有利于健康,老人都爱吃。“老姐,给你送菜来了,还带了一箱牛奶、几个香蕉,记得拿 进屋啊!”李艳波来到老人家门口,轻轻敲了敲门。“老姐姐”是一位空巢老人,住在一栋没有物管的旧楼,所在单元有一位新冠肺炎阳性密接者,按照疫情防控规定需要临时管控3天。

“谢谢家门又来看我了,上次你送来的菜都还没吃完呢! ”隔着门,老人显然听出了李艳波的声音。李艳波并没有等着老人开门。她要赶回社区核对名单,然后协助医护人员,上门对居家隔离人员和临时管控单元的居民进行核酸采样。娄星区坚持疫情防控与民生保障“两手抓”,围绕群众关注的“菜篮子”“米袋子”,加强产销对接,保障物资充足、市场平稳。15支“志愿红”队伍坚持给管控区居民送菜送米送食用油,让他们感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

社区书记给执勤点送姜糖水

“戴姐,辛苦了,快来喝碗姜糖水吧!”日前,关家社区党支部书记周俐拎着一大壶姜糖水,赶到配件公司小区封控点,倒上一碗热姜糖水递给戴秋华。

68岁的戴秋华是关家社区志愿服务“老兵”。在配件公司小区,她麻利地戴上手套,背上喷雾器给出现过密接的楼栋进行消杀工作。戴秋华说,只有齐心合力,才能战胜病毒,看到社区干部和医护人员忙里忙外很辛苦,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她作为社区居民,能出力就出力,大半桶水也只有20多斤,就当锻炼身体。

“志愿者们一没补贴二无报酬,住家近的甚至连盒饭都不肯吃。”周俐介绍,社区总共只有10位工作人员且大多是女性,疫情形势严峻,各项任务繁重,正是因为这些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帮助社区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疫情防线,也让社区变得更加团结和温暖。

“平时民生服务工作做得扎实,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基层党组织在老百姓心目中自然就有号召力。”娄星区委宣传部文明组组长朱玉玲介绍,娄底中心城区有社区58个,登记在册志愿者8万余名,这里面既包括在职职工、在校大学生,还有退休老党员、热心居民,他们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成为疫情防控工作中一抹靓丽的风景线。

责任编辑:梁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