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峰中救出居民40余人
——---记娄底市娄星区长青街道办事处武装部副部长、纪工委委员周玉斌带队救人的事迹
(图为周玉斌(右二)解救受困群众)
今年7月1日,一场特大洪水袭击娄底。地处涟水河畔的娄星区黄泥塘办事处涟滨村一片汪洋,部分居民被洪水围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在旦夕。
在这场特大洪灾中,娄底市娄星区长青街道办事处武装部副部长、纪工委委员周玉斌,与民兵应急分队的25名同志一道,争分夺秒,连续奋战16个小时,从洪峰中救出被困儿童、妇女和居民群众共约40余人,用无畏的精神在抗洪抢险救灾最前线谱写了一曲纪检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颂歌。
6月22日晚以来至7月1日,娄底市暴雨不断。涟水沿岸的娄底城区水位开始猛涨。7月1日17时5分,娄底城区涟水娄底站出现历史最高洪峰水位104.87米,超过警戒水位4.37米,超保证水位0.87米。
这天早上7点,娄星区区委、政府发出抗洪抢险命令。正在长沙陪侄儿参加今年大学生新生军检的周玉斌,接到了区人武部打来的电话,要求他长青街道办事处的民兵应急分队于12点前到区人武部集合,参加抗洪抢险。服从上级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天职。军人出身的他接到命令后,立即动身,火速从长沙打的回到娄底,提前20分钟赶赴娄星区人武部报到。
中午12点,当长青街道民兵应急分队带着2条冲锋舟、听令集结到黄泥塘涟滨村灾区时,滔天的洪水让周玉斌和他的队员们感到救援工作将异常困难。昔日平静的涟水,如同一条脱缰的蛟龙,急流从村中直冲而去,从上游漂来的杂物横流,摧毁着房屋,横扫而去。这时,洪水已经涨至房屋的二楼,村民有的开窗而呼,有的站在屋顶哭泣。根据现场村民反映,有40多名群众被困洪水中,生命危在旦夕。
在大雨还在持续下、地形地貌、水文等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周玉斌临危不惧。在娄星区人武部部长林承鸿、副部长龙轶群的统一指挥和具体组织下,长青街道办事处的民兵应急分队开始分两路救人。周玉斌心系群众安危,作为舵手,他第一时间请求驾驶冲锋舟深入灾区中心实施救援。
在村干部的指引下,周玉斌与3名队友进入被洪水淹没的居民小巷。当时,暗涌漩涡,急流湍急,电缆、电线密布交织,冲锋舟随时可能舟翻人亡。第一次,出师不利,冲锋舟因发动机故障导致被困洪流中1个多小时。面对随时可能被无情洪水冲走的紧急情况,他和队友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用手扯出电线,排除故障后成功解救了第一船被困10余名群众。紧接着,他又开着冲锋舟,再次进入急流中。抢险中,身为冲锋舟驾驶员的他,深感责任重大。他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顺流而下,逆流而上,心系老百姓安危,先后四进四出,不知疲倦,连续奋战在一线,解救被困群众20余人,其中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孩子。他队友的那条冲锋舟也从洪峰中救出20人。
这时,天已黑,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河水还在慢慢地涨。
晚上8点多钟,村里传来消息,牛轭组还有两位老人被困,其中一人瘫痪。当时,伸手不见五指,进入灾区困难可想而知。周玉斌二话不说,带着4名队友,驾驶冲锋舟,驶入洪流中。他们分工合作,有的打着强光手电,有的清点漂流物,有的用桨撑挡障碍物,慢慢地靠近老人求救点。这时,洪水已经漫到房屋的二楼边沿,急流汹涌。而租住在这里的老人叫袁正环,妻子中风瘫痪在床,都被洪水围困在楼上,根本不愿离开。队员们用电线把冲锋舟系在窗户上,然后爬上楼,用液压钳剪断二楼不锈钢窗户,肩背手扶,将瘫痪的老妇人和她老公接到船上,安全返回。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部队从事过宣传工作的周玉斌,在救援环境异常恶劣的情况下,一手操作冲锋舟,一手抢拍抢险镜头,实时传回现场图片资讯,为现场指挥部提供一手信息,并有多张照片被媒体转载,其中有2张图片被娄底焦点评为感动娄底十个最美镜头,用无畏的精神在抗洪抢险救灾最前线诠释着纪检干部“当党的忠诚卫士、做群众的贴心人”的宗旨。他也被救居民群众称为最可爱的“胖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