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热点专题 湘中人物 民生地带 视听娄底 吃喝玩乐 湘中社区
首页 县市新闻 娄星区 正文

高溪工业园:“保姆式”服务助力企业落地开花

字号: 2015-02-17 11:14 作者:吴亮 来源:娄底新闻网 我要评论(0)

一个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努力,也依赖于其扎根的土壤。娄星区高溪工业园就是这样一片能助力企业发展的“乐土”。

为了让项目、企业迅速落地开花,高溪工业园所在的高溪社区党委、居委会干部第一时间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以“保姆式”服务助力企业持续发展,增强了投资者在高溪工业园发展的信心,真正成了企业的“贴心人”。

“保姆”精神助力企业快速落地

 “我在许多地方都有投资,而能让我感受到这样贴心服务的,除了广州,就是高溪工业园区。”项目落地高溪工业园后,娄底高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邓逆军对高溪社区党委“保姆”般的服务,深有感触。

娄底高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产90万吨矿粉生产线项目是我市落实循环经济与华菱集团涟钢股份有限公司对接的工业废渣深加工项目。企业主要以涟钢的炼钢高炉炉渣为原材料加工成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及民用建筑、道路桥梁、油田、化学防腐等工程的矿渣微粉,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项目自2014年11月正式施工后,邓逆军处处感受到了贴心服务。他告诉记者,国土使用证、施工许可证、规划许可证等证件的办理,企业与相关单位的对接比较多,程序繁琐。1月底,高溪社区党委告诉他,相关的程序已经办理完了,证件年前可以办理下来。“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这些问题,高溪社区党委都在主动为企业解决了,不用我们操心。”邓逆军说。

而让邓逆军最感动的,要数循环经济补助申请一事。矿渣微粉生产加工是符合国家循环经济政策的产业,可获得1000万的循环经济补助。为了让补助尽快落实到位,更好地帮助企业发展,高溪工业园派专人负责,加紧与相关部门对接,在2014年12月将补助申请到位,1月底,已经到账700万。“如果换做企业自己去申请,至少要安排5个人跑上两三个月,光人力成本就要花费数十万。”

一诺千金 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采访中,为高溪工业园点赞的企业不止高安环保科技一家。湖南格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高溪工业园从山西引进来的不锈钢生产企业。公司将建设46条生产线,年产值3亿元,带动200多人就业。1月30日,记者在该企业厂房内看到,十多名工人正在安装、调试设备,为三天后的正式生产做准备。

公司后勤总务刘勇向记者介绍,在2014年8月1日前,厂房所在地还是一片黄土地,为了能让格伦新材料如期入驻,高溪工业园加快了厂房建设的步伐。按照高溪工业园的标准,厂房宽一般为60多米,而格伦新材料则需要厂房宽度达到90米才能满足生产需要,这样一来,高溪工业园就得增加不少投入。为此,高溪工业园二话没说,为它量身建造了宽达90多米的厂房。

“工业园区给我们的服务比承诺做得更好。”刘勇告诉记者,企业入驻前,工业园区承诺的税收、土地、厂房、消防等优惠政策,都一一做到位了,甚至更好。“如高压电进厂房,正常来说,没有半年是进不来的,现在用了不到两个月。”

优化环境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园区内绝无‘三强’行为,如因投资环境造成的损失,损一赔十。”在高溪工业园的招商手册上,这样的一句承诺异常显眼,对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颗“定心丸”。那么,又是什么样的底气,让高溪工业园敢做出这样的承诺。

这还得从高溪社区开始说起。高溪社区位于娄星区西郊,紧邻涟钢,辖21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5170人。社区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先后出台了《高溪社区关于社区廉政建设的若干规定》、《关于对强行阻工、强装强卸、强揽工程、偷盗行为事件实行责任追究的规定》等。

高溪社区党委把发展经济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从2010年9月开始,高溪社区筹资4.13亿元打造了500亩的物流仓储基地,现建成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计划到2020年,把园区打造成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集仓储物流、机械制造、资源循环利用、钢铁深加工、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园。目前已引进年产值过亿元的娄底光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众和玻璃有限公司等企业,安排就业人员1800多人。

经济发展了,如何让全体居民共享社区经济发展成果,成了高溪社区服务群众的行动指南。近年来,社区先后投资8000万元用于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目前,社区居民每人每年可分到1800元红利;人均年收入达2.5万元;女性居民年满55岁、男性居民年满60岁可获得每月200元的养老金;五保户除享受国家补助外,每人还可以领取200元的生活补助;独生子女父母每人每年可获得300元奖励,每年用于民生支出达800万元,真正让居民享受到了改革的成果。

经济发展的成果人人都有份,社区居民自然欢迎企业来高溪工业园区“安家落户”。有了社区居民的支持,企业发展得更迅速。

这难怪企业家们也纷纷为高溪社区居民“重商”、“亲商”的举措点赞。邓逆军说,工地上从没出现过阻工闹事的情况,工地一天24小时施工,工程进度快,这里也有社区居民的一份功劳。

(记者 吴亮)

Tags:高溪工业园 高溪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