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涟源市白马镇以“扫干净、摆整齐、清通透、讲文明”四大行动为抓手,在“三长制”与“积分制”双轮驱动下,再次掀起人居环境整治攻坚热潮。
(卫生打扫现场)
6月3日,在广源村,干群携手清杂治乱、残疾村民主动担当的生动场景,为白马镇深化“清洁家园”百日攻坚行动写下鲜活注脚。
“三长”协同精准发力。“片长抓统筹、组长盯片区、邻长包到户”的治理链条高效运转。村支书戴四合带领三长队伍逐户排查:片长针对柴垛杂乱、垃圾堆积等问题建立台账,组长组织志愿者分组作业,邻长动员村民清理门前屋后。在戴子桃老人家后院,邻长发现柴垛散乱后,迅速协调志愿者按“粗柴垫底细柴上架”标准码放,戴大爷现场示范麻绳捆扎技巧,杂乱木料变身整齐方阵。“三长联动,问题不过夜!”村民戴姣娥望着门前清走的垃圾堆感慨。
“积分制”激发内生动力。农户凭卫生整治可以增加积分的激励机制,推动村民从“要我干”转向“我要干”。63岁的王建国虽右臂残疾,仍用左手握紧扫帚,躬身清理石缝烟头、铲除顽固污渍,甚至单手持铁钳夹净沟渠枯枝。“挣积分是小事,村子清爽了才舒心!”他的坚持带动20余户村民主动加入。行动当日,全村清理卫生死角21处、规整杂物10处、清运垃圾5车,参与家庭均被录入积分系统。
文明微光点亮乡村。主干道上,王建国弯腰扶正歪斜垃圾桶的瞬间被村民拍下,转发至村民微信群后引发热议。“老王单手都能干这么利索,咱还有啥理由不使劲?”邻居张定容受其感染,主动承包了村道每日巡查。如今,广源村“随手拍、立即改、定期评”机制已成常态,志愿者红马甲与村民劳作身影交织,让“扫干净”的村道、“摆整齐”的柴垛、“清通透”的沟渠共同勾勒出白马镇“环境美、乡风淳”的振兴图景。(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盛祥桂 通讯员 刘超明 廖兵)
一审:谭洲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胡霞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