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龙山北麓的涟源市白马镇,由原田心、白马、孙家桥三乡合并而成,现辖25个村(社区),总面积96平方公里,总人口近5万人。近年来,该镇从“党建引领、平台助力、保障添劲”三个方面积极探索“三长制”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明显。
突出党建,健全“三长”架构
白马镇将“三长制”全面融入“一切工作到支部”体系,通过科学划片、依法分组、合理设邻、包干到户,建立健全从镇党委到村(社区)党组织、到片、到组、到邻、到户的组织结构,实现“三长”负责区域和联系农户两个全覆盖。全镇共明确片长105名、组长410名、邻长1035名,联系农户1.5万余户,分级建立微信工作群,在“白马头”微信公众号开通“三长”上报信息通道,健全“三长”快速反应工作体系。
该镇明确村定补干部担任片长、村民小组长担任组长,邻长由群众从常驻本地的党员、乡贤、退伍军人、退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热心公益事业和支持镇村工作的群体中推选,由村(社区)把关、镇党委备案,并调整难以胜任工作的“三长”117人;利用镇党校培训、村(社区)党员冬春训、驻村指导员轮训,对“三长”进行政策法律知识、核心价值观、家教家乡等宣讲,不断提升“三长”服务群众能力。
搭建平台,助力高效治理
白马镇投入3万元建设资金和5000元/年维护费用,建成“三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平台从镇到村、村到片、片到组、组到邻、邻到户、户到人,脉络清晰,情况清楚。通过信息管理平台,“三长”可全面掌握包户家庭基本情况和动态更新异动情况,及时上传群众诉求;镇村可即时了解并着手解决群众诉求,全面实现对民情信息实时监测、对服务过程全程管控、对诉求处理反馈跟踪。同时,该镇建立健全“民情例会、驻村会商、联席会议、书记兜底”等工作制度,集中打造集综治、司法、信访、应急以及接访中心、矛盾调处中心于一体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真正做到“群众点单、三长报单、镇村派单、单结事了”,全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白马头”是白马镇打造的党建品牌。“白马头”即白马镇的领头人和带头人,旨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白马镇将主题党日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与中心工作相结合,推进“三长”活动清单化、清晰化,引领”三长“通过“敲门行动”和日常走访等方式,广泛开展政策宣讲、文明劝导、河道整治、矛盾调处、助力乡村振兴等实践活动。
邻长黄飞熊回乡创办乡村振兴超市,建设农产品展示厅、AI直播室和电商直播中心,着力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邻长杨小波将人脉资源转化为招商资源,协助引进湖南德晟公司回乡建设乡村振兴工厂,就地解决近100人就业,并搭建白马乡贤聚集平台。3年来,白马镇完成总部税收7100多万元。
白马镇浆溪村在便民服务站开展便民服务日活动,“三长”为村民带来义诊、理发、电器维修等多项便民服务,村民喜笑颜开、赞不绝口。
强化保障,增添“三长”后劲
白马镇从政治、社会、经济层面着力强化保障,让“三长”心中有责、脸上有光、工作有劲。
白马镇印发《“白马头”九大礼遇政策》,优先从“三长”中发展党员、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提名“两代表一委员”、聘用公益性岗位,定期组织评选“最美三长”“最美志愿者”等先锋模范,并在“白马头”微信公众号、各媒体大力宣传推介其优秀事迹。对生活困难和家庭突发变故的“三长”,镇党委、政府予以重点走访;对“最美三长”代表,镇党政主要领导带队进行重点拜访。白马镇各年度评选先锋模范62人,推发“白马头”稿件300余篇。
白马镇出台《绩效考核工作方案》《“三长制”工作方案》,对片长和驻村工作队实行团队绩效积分考核制,根据年度总积分高低,取前一二三名为优秀、前四五六名为良好、倒数一二三名为差、倒数四五六名为较差,其他为合格。据此,该镇奖励优秀2000元/人、良好1000元/人,对差扣2000元/人、较差扣1000元/人,对合格不奖不扣;对组长、邻长实行日常误工积分制,由片长给组长安排工作并负责计分,由组长给邻长安排工作并负责计分,明确1个工作日为1个积分、1个积分为100元,每月进行公示,年底集中兑现。镇财政通过以奖代投,按平均每村2万元的标准安排“三长制”工作经费。
白马奔腾,志在振兴。在“三长制”推动下,目前,白马镇党群干群关系紧密,政治社会生态良好,实现了由稳及进的华丽转身。镇机关成功整体搬迁,大龙山旅游公路全线竣工通车,跨白马湖大桥顺利推进……近3年来,白马镇已建、在建和即将开建的重大项目投资逾10亿元,一幅乡村振兴的幸福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细华)
责任编辑:谭洲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