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市新闻 > 涟源市

邱庆文:“医”心向党 一生守护

2022-10-12 17:05 娄底新闻网 谭红娟 周穆蓝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医”心向党 一生守护

——涟源市龙塘镇在党50年老党员邱庆文54年行医记

在涟源市龙塘镇江口村及周边的乡间小道上,经常能看到一位背着“行囊”快步行走的老人,大家都尊称他一声“邱医生”或“庆文医生”。

微信图片_20221125153508

邱医生名叫邱庆文,生于1947年正月,今年75岁高龄,中共党员,1968年开始行医至今已有54载,远近医治过“四代人”。周围的人都从“永久”牌自行车到摩托车又换到小轿车了,他还是背着一个药箱和一个帆布袋,这一走便是54年。

红心向党,用纯粹质朴的品格坚守一份初心

作为一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邱庆文医生曾经当过几届珠梅乡的党代表、人大代表,获得过很多次“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入党以来,每次村支部、党小组的大小会议、各种学习,他从不落下。对于村里的年轻人,他总是语重心长地说:“作为年轻人,能留在家中为村里效力,是难能可贵的。我们都老了,党的事业、村级的发展壮大要靠你们年轻一辈了。但我还想给你们提点建议,平时在工作中要果敢,说话声音大点,让自己更加有魄力,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作为一名党员,他是无私的,从未主动向组织表达过家中的难处,反而对于附近的困难村民,他都是能帮尽帮,真真正正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得淋漓尽致。

温润质朴,用瘦弱挺拔的身躯撑起一个家

邱医生家是一个组合家庭,夫妻俩共同抚育四个孩子长大成人。他的妻子没进过学堂,虽有轻微眼疾,但一聊到邱医生,眼里全是光,透露出崇拜自豪的笑意。

其实这个看似温馨美满的家庭,却不止一次遭受过命运的重锤。年轻的时候承受了丧妻之痛,中年时再次被岁月无情对待,白发人送黑发人!2008年,23岁的次子因意外离去,留下一个遗腹子。不管岁月的玩笑多可怕,邱医生都没有在妻子和孩子们面前流下过一滴眼泪,因为他深知自己是全家的顶梁柱,不能倒下。有幸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那个可怜的孩子在爷爷奶奶的悉心养育下,如今以优异的成绩上了初中。时光流逝,邱医生家虽依然家境一般,但看不出一丝向现实折服的痕迹。就像他说的:“我是一名党员,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我这点难不足挂齿。”作为一个男人,他是温润的,说话轻声细语却字字珠玑,虽身形瘦弱,却凭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勤劳善良的家风撑起了一个大家庭。

医者仁心,用细碎有力的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

一个药箱,一个帆布袋,一双胶鞋。总是低着头,脚步细碎,却稳健有力,风雨无阻。50多年来,他用双脚走遍了江口和双胜的每家每户,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他都随叫随到、上门服务。在乡下,人们都是早睡早起的,唯独邱医生,24小时待命,晚上独自坐在方桌旁到12点才躺下——担心有患者打电话需要诊治。有时刚睡着不久,凌晨两三点,一个电话响起,他立马就飞奔到了患者家中。大家都问邱医生:“要是您自己生病了怎么办?”他说吃点药,撑几天就好了。当年,即便是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煎熬,他还是照常出诊,一如既往丈量着每一寸土地。

当问及中途有没有遇到过医疗事故或者医闹事件这样的困难而令他动过放弃的念头,他说有人晕血晕针,也有人质疑过他,但他从没有一丝一毫想过放弃,可见对自己职业的坚守和热爱。邱医生所在的卫生室搬迁过三四次,这么多年也没赚什么钱,仅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因为他收费极其平价。也许乡村医生的医术不能说很精湛,但医德却尤为高尚。对于村民,他不光经常在病痛上及时提供帮助,还在精神上给予鼓励:“你们哪里不舒服一定要来治,药费先欠着不怕的,到时再还。”作为一名乡村医生,他是尽责的,没穿过白大褂,却是最可爱的“白衣天使”,他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替无数家庭送去了健康送去了安心。

50年,一颗红心,一心向党;54年,医者仁心,一生坚守。邱医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对党的庄严承诺。

责任编辑:刘芬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