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新闻 涟源市

产业扶贫下功夫 勇担重任系乡村

——南华大学驻涟源申家村帮扶工作侧记

2018-11-22 16:25 娄底新闻网 夏文辉 杨秀林

金色的稻垛耸立在田间,诉说着丰收的故事;晒谷场上的谷子颗粒饱满,稻谷飘香享受着阳光的沐浴;庭院里的辣椒、玉米,点缀着秋日的田园风光。

这里是湖南省涟源市古塘乡申家村,是南华大学2018—2020年的驻村帮扶点。2018年3月,经南华大学党委委派,机关党委副书记邹海贵、公共卫生学院伍卫国老师、土木工程学院吴旦老师来到申家村驻村帮扶,邹海贵担任申家村“第一书记”。

快一年了,南华大学扶贫工作队都干出了些什么成绩呢?申家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得怎么样呢?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采访了南华大学驻申家村第一书记邹海贵。

力排万难为扶贫

“我是娄底新化人,来申家村扶贫可以说是回到了家乡”,邹海贵笑道,新化与申家村隔山相望、乡音相通、风俗相近,这为扶贫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便利。

“来这里之前,我没有想到扶贫路上困难这么多,没有想到扶贫工作这么复杂,也没有想到扶贫压力这么大。”邹海贵扶了扶眼镜说,2015-2017年南华大学的驻村帮扶点为古塘乡群山村,扶贫工作连续三年被省里评为优秀,邹海贵原本想复制学校在群山村的扶贫之路,却发现想依葫芦画瓢,不切实际!

接到任务时面临的第一个困难,便是说服家人、说服自己。三年扶贫工作,需要中止多少科研项目,有多少时间可以陪伴家人朋友?2018年春节前,邹海贵便得知被组织选派担任驻村帮扶队队长。整个寒假中,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家人,“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农村,那广袤的农村大地教会了我勤奋、自强。我现在是大学教授,有能力、有机会回馈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这是再好不过的呢!”同样的理由,他也说服了自己。驻村扶贫期间,工作日在政府食堂吃5元一餐的工作餐,周末靠泡面度日,住在水田边上的村委办公楼一楼,生活条件简陋,但邹海贵觉得没有什么,反而更加坚定了脱贫攻坚的信念。

邹海贵的研究方向是哲学、伦理学,伍卫国的专业是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吴旦的专业是土木工程,三人的专业与“三农”相关专业都相去甚远,对于扶贫而言,可谓半个“门外汉”。为了抓准精准脱贫工作的要点、重点,驻村扶贫工作队在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的同时,实行“两步走”战略填充专业“空白”,一是先后参加了省、市、县、乡扶贫工作培训会议30余次,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掌握扶贫政策;二是实地调研走访,走访贫困户了解需求,调研其他村镇脱贫产业,学习脱贫经验。

“一切从零开始,干什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邹海贵笑着说。申家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公共服务、文化建设比较落后。全村有1100多人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184人,是省级贫困村。虽然学校有前期的群山村扶贫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在群山环绕之间,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话尚属常态,更何况两个村子的经济发展基础。如何让一个省级贫困村变成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大家过上小康的日子,成了压在邹海贵心里的一块石头。

“我们有信心带着乡亲们一起摘掉贫困的帽子,让他们把日子越过越好”,为了让这块石头落地,在学校的指导、帮助下,邹海贵带领着队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狠抓作风树榜样

“我们是扶贫,不是做慈善,不是养懒汉。”为防范各种道德风险,邹海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建立了“帮扶公益金”,坚决杜绝“塞红包”的简单做法,将收集起来的20000余元帮扶公益金和20000余元的药品按照分类实施、点面结合、突出产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