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扶搬迁圆了安居梦
——娄底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之三(冷水江篇)
记者 李爱军 通讯员 杨纹漪 余宏
2016年以来,冷水江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易扶搬迁安置住房建设2019年上半年全面完成,801户2886人全部入住。
紧接着,冷水江市围绕“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目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脱贫计划和后续帮扶措施,把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帮扶、技能培训、扶贫车间、自主创业、公益岗位等进行对接,做到既挪“穷窝”,又换“穷业”。
搬得出:挪出穷窝窝,圆了安居梦
“十三五”期间,冷水江市易地扶贫搬迁任务2886人。数千人往哪搬、怎么搬,考验着冷水江市委、市政府的智慧与担当。
冷水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党政主要领导向乾勇、曾伯怡多次调度,靠前指挥,现场督战,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冷水江市在易地扶贫搬迁中坚持就近小集中安置为主原则,尽量盘活废弃的厂矿、学校及村级办公场所土地,水、电、路、讯等投入相对较少;对工程质量严格履行甲方、住建、监理、安置点工作组、搬迁户代表等五方监管。
项目完成后,冷水江市以安置点为单位建立了微信群,第一时间掌握并及时解决相关诉求;每个安置点设置工程公示牌及质量安全监督电话,张贴质量维修电话,建立质量问题日常维修工作机制;开展多轮深入排查和整改,房屋质量安全方面问题整改到位。
由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进度迅速,冷水江市在全省最先完成封顶、最先完成竣工验收和综合验收、最先完成项目结算、最先完成竣工验收备案。
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基层好干部,冷水江市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主任李典树为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能够住得好、安心住,连续奋战在易地扶贫一线,连自己40多岁的妻子生二胎都没能回去照顾。禾青镇负责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彭丁阳,每天步行几万步入户调查了解易地搬迁申报对象情况,在因过度劳累晕倒后,不顾医生强制要求休息的叮嘱,坚持给搬迁户潘光玉解决生活难题。
稳得住:完善公共服务,打造“精品”安置区
“现在日子太好了,多亏了党和政府。我以前住在三尖镇九江村,房子破破烂烂的,现在的小区干干净净,晚上有路灯、能跳广场舞,周末孩子能参加‘读书日’活动,真好。”现住在黄泥集中安置小区的搬迁户李丽娇,在安置小区楼下的扶贫车间就业,说起现在的生活一脸的幸福。
搬迁户在这里组成了一个不同意义的大家庭,那么,如何让搬迁户融入这个大集体?
冷水江市开启“六进小区”模式,打造“精品”安置区,给搬迁群众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幸福家园。
“便民服务进小区”,10户以上安置小区均成立了管理委员会,为搬迁群众提供社区管理、就业扶持等服务工作。30户以上的安置点,开办了便民超市,方便搬迁群众的日常生活。
“公益岗位进小区”,将公益性岗位向集中安置小区倾斜,30户以上安置小区均设立环卫、物业等公益性岗位,既解决了搬迁群众就业,又很好地维护了社区环境。
“励志宣传进小区”,在安置点进行全方位脱贫励志宣传,印发了脱贫励志典型事例宣传册,开展送春联、送电影、送文艺表演、集体舂糍粑等进小区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励志宣传和集体活动,增强搬迁群众的融入感,激发自主脱贫意识。
“文体设施进小区”,根据安置点实际情况配套健身器材、广场舞音响设备、阅览室等文体设施,丰富搬迁群众的文化生活。
“评比活动进小区”,在各安置点开展卫生文明户、脱贫之星评比活动,极大提高了群众的卫生文明意识和脱贫意识。
“技能培训进小区”,人社部门组织的技能培训优先安排搬迁群众参加,开办了扶贫车间的安置点开展岗前培训。
能致富:多管齐下,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贫困户搬进了新家,如何真正实现稳定脱贫并走上致富之路呢?
冷水江市将产业扶贫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产业链发展紧密结合,探索推行“三产融合”精准扶贫模式,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将易地扶贫搬迁户联结在产业链上,实现扶贫产业项目和市域主导产业高度融合;创新“保底收购、委托帮扶、股份合作、资产受益、吸纳就业”等利益联结机制;实施“能人回乡”工程,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研发、种植、加工全产业链;引导企业“上山下乡”,发展休闲农业,域内已形成五星级农庄等旅游主体98个,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5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家,带动易地扶贫搬迁户400多人脱贫致富。
同时,在易地扶贫搬迁点建立扶贫车间,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办服装、玩具、电子产品、坛子菜加工等扶贫车间16家,实现集中安置点扶贫车间全覆盖,解决3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贫困户月均收入2200-3500元左右,实现“楼上居家、楼下工作”“既能工作,又能顾家”的便利。
冷水江还积极为易地搬迁贫困劳动力提供“311”服务,让他们能获得有效的岗位信息、免费技能培训信息及就业指导服务;提供职业能力培训、小额贷款等帮扶措施;加大扶贫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力度,确保未能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今年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易地搬迁群众有105人。
在冷水江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下,在扶贫干部的辛勤付出下,冷水江市在省易地扶贫搬迁年度考核中,2017年、2018年排名均位于第二序列靠前,2019年位于全省得分最高的第一序列;2017年被评为全市“项目建设大比拼活动较大贡献单位”、2018年被评为全市“六大提质工程市级重大项目良好项目指挥部”、2019年被评为全市重点推进项目优秀指挥部。
责任编辑:梁雄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