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市新闻 > 冷水江市

冷水江脱贫能手刘文明:从贫困户到餐馆老板

2020-06-30 11:19 娄底新闻网 朱华美 潘勇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娄底新闻网讯(通讯员 朱华美 潘勇)6月29日中午,在冷水江市金竹山镇易地扶贫搬迁太中集中安置点,脱贫户刘文明夫妇正在自家的小餐馆,为顾客们炒快餐,生意十分红火。“多亏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让我有了新房子住,里面厨房、卫生间、厕所,水、电、网全有,环境舒适,这是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刘文明感激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1

(刘文明以前的老房子。游家武 摄)

刘文明是金竹山当正村的村民,因老婆脑部重大疾病,致使一家陷入贫困。家里的老房子连窗户都没有,房顶漏水,常年潮湿不堪,非常破败,家里也没有通自来水,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极为不便。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的春风吹进了当正村,刘文明一家4口搬进了100平方米的安置房内,崭新的楼房,宽敞明亮的房间,整洁干净的环境,让刘文明一家真正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政府给我们分的房子里有厨房、卫生间、厕所,水、电、网全有,环境舒适,这是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刘文明说。

2

(刘文明安置点的新家。游家武 摄)

冷水江各安置小区均配套了饮水、道路、亮化、绿化等附属工程,30户以上的大型安置点增加配套棋牌室、阅览室、便民超市、运动场所和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大大提升了小区的居住环境和舒适度,搬迁群众彻底改变了原来恶劣的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及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100%。

新家是有了,接下来怎么脱贫致富呢?为保证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冷水江太中集中安置点提供两种扶持模式,第一种是由“创业致富带头人”引进手工密集型组装工厂做为扶贫车间运作提供就业岗位,第二种是扶持贫困户自主创业,将该安置点一层现有门面和市场资产,公开面向安置点贫困户招租。刘文明夫妇选择了第二种,他们想到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在太中安置点大楼扶贫门面开起了小餐馆,早上卖早餐、中午晚上卖快餐。“扶贫门面租金低、位置好!”忙碌的刘文明兴奋地说。太中集中安置点附近,市场、超市、银行等众多,人流量大,经济活跃,生意好的时候,刘文明一个月能赚到上万元的收入,平时平均每个月能赚到六七千元,2017年,他们一家就脱贫了。由于生意红火,刘文明妥妥地成为了一名“餐饮小老板”。“我从原来的欠钱过日到略有存款,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刘文明充满信心地说。

3

(刘文明的小餐馆。游家武 摄)

其实刘文明一家只是金竹山镇太中安置点42户156名搬迁户中一个小小的缩影。近年来,冷水江易地扶贫搬迁实行“三转”模式,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思路,把18个集中安置点建在农业园区、工业园区、集镇城区周边,把搬迁户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工人、三产从业者。沙塘湾街道南门峒安置点建在红柚基地,有的群众在基地入股分红,有的群众在基地工作,贫困户转为新型职业农民;禾青镇黄泥安置点建在建材工业园,群众就近在华新水泥等企业上班,贫困户转为产业工人;金竹山镇太中安置点和矿办株木山安置点建在集镇,让大部分困难群众从事第三产业,转为三产从业者,刘文明就是第三产从业者。

4

(金竹山镇太中安置小区。游家武 摄)

冷水江市积极创新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政策,开展易地扶贫搬迁中侵害群众利益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从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社区管理等方面,让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真正做到“挪穷窝、换穷业、断穷根”,开启脱贫致富新生活。冷水江先后在1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办服装、电子产品、手机喇叭加工等扶贫车间11家,解决30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贫困户月均收入2200-3500元左右,实现“楼上居家、楼下工作”“既能工作,又能顾家”的便利,另有7个意向扶贫车间正在洽谈和筹备当中,正式运行后,全市20个6户以上集中安置点实现扶贫车间全覆盖。同时,冷水江完善安置小区公共服务,实行便民服务进小区、公益岗位进小区、励志宣传进小区、文体设施进小区、评比活动进小区、技能培训进小区等“六进小区”模式,编织安置小区“幸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