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环境整治,将农村打造成“产业发展、环境整洁、功能完备、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娄底市经开区涟滨街道从2022年4月起,举全处之力对辖区农村“空心房”进行集中专项整治,消除农村危旧房屋安全隐患,终于在2023年3月实现了“空心房”全面清零,在规定的时间内率先在全市完成了目标任务。
成立“空心房”攻坚专班,实行“一户一议”
(拆除半坍塌“空心房”)
涟滨街道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姚枫为组长的“空心房”整治领导小组,各居(村)明确驻村干部为督导责任人,支书为整治责任人,居支两委成员分片包干的工作专班,建立工作台账,办事处不定期召开调度会,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稳步进行。
针对 “空心房”拆除中的典型问题,实行“一户一议”的原则。茅塘社区张某炎户母亲居住在老旧房屋中,一半房屋已坍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涟滨街道驻村干部及支部书记颜付生10天9次入户上门动员,但老人始终不愿搬出,坚决不同意拆除。最终,经多方商议,在原地新建活动板房解决老人的住房需求。“空心房”拆除,不以一套方案通盘执行,因地制宜解问题,惠民得人心。
领导直击一线办公,高效拆除“空心房”
全处174处的拆除工作,除了办事处整体调度,居(村)支两委多次上门动员外,更多的是拆除领导小组深入“空心房”一线,实地考察,多方听取意见,采取“因户施策、因人施计、户户过关”的方式,现场召开会议确定拆除方案,面对面与户主宣讲政策,协商到位。
太保居委会平元组周某娇房屋是70年代建的土坯房,属危房,但此户多人享有继承权,居委会及驻村领导多次上门协商拆除无果。尽快拆除,就是为居民构建安全屏障。2023年1月22日,开发区资规局姚海滨,涟滨街道办事处主任戴国益、分管班子成员颜芳及居支干部现场办公,当场化解主要矛盾,在遵照整体拆除的原则上,同意户主诉求,并于1月24日拆除完毕。领导现场督导,靠前指挥加快了“空心房“拆除的进度,收获了人民群众的信誉度。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攻坚克难
(“空心房”拆除前)
(“空心房”拆除后建立的垃圾分拣站)
自乡村振兴建设以来,市、区两级要求各居(村)建设垃圾转运分拣站。垃圾分拣处理中心的建立意义深远,一旦建成可有效解决高车居委会日常生活垃圾回收转运以及综合处置难题,能满足高车居委会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要求,改善当地环境质量。但高车居委会多次勘查,都找不到一处合适位置。正在苦恼时,有人提出勤丰桥下的位置最合适,交通便利,但有一栋房子未拆除到位。高车居委会建立垃圾分拣站工作刻不容缓,于是攻坚克难说服户主颜某华拆除“空心房”势在必行。因此居支两委多次入户上门,告知其垃圾分拣站建立的意义,原本户主颜某华要求拆除“空心房”后新建杂房,后经过其党员儿子颜森的不断说服,最终同意拆除“空心房”,建立垃圾分拣站。颜森在拆除自家房屋时,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党员信念,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截至3月20日,全处共拆除“空心房”174处,拆除面积24781.36㎡。按照“规范有序、干净整洁、和谐宜居”的要求,完成“空心房”拆除到位、垃圾清运到位、土地平整到位、利用规划到位的“四到位”,并对已拆除的全部“空心房”整治销号。
涟滨街道负责人告诉笔者,尽管街道“空心房”拆除整治清零工作已完成,但工作不止于此,涟滨街道始终坚持“拆、建、管”并重,深入研究探索“建、管”措施,做到同步推进,并制定了《涟滨街道“空心房”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空心房”拆除以后,除按照“一户一宅”新建房屋外,涟滨街道还引导农户将拆除后留下的面积较小的土地,围菜园、种果树,或者按照美丽屋场的统一规划用于村里建设,扩修道路、停车位、游园、绿化等村级公益事业的建设。不搞大投大办,不搞大包大揽,按照“一村一案定规划,土地利用定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以奖补推进项目”的方式,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认同。
责任编辑:廖清泉
网友评论